欢迎来到2026北京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 上海展 北京展 深圳展
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2026医疗器械展览会 2025医疗器械经济信息发布会在合肥召开

时间:2025-10-21 13:24:3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

大皖新闻讯10月21日,由国家药监局批准,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办的2025医疗器械经济信息发布会在合肥正式开幕,科研院校、检验机构、行业专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等单位超千人参会。近年来,合肥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全市主导战新产业之一,打造以高端医疗器械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型发展。目前,合肥集聚医疗器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千家,其中上市企业已达7家。

发布《2025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报告》

本次大会以“科技智造强链条,创新融合优生态,改革赋能新发展”为主题,发布《2025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报告》。同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作《人工智能与医疗器械创新》主题演讲,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司司长董江萍作《医疗器械上市后监管工作进展与展望》主题演讲。

会议期间,将发布《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CT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发展研究报告》《口腔数字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眼科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重组胶原蛋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等多项研究成果。同时,围绕合肥市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发展、创新医疗器械产业生态与高端医疗影像、医疗机器人、生物医用材料、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等重点产业,举办9场平行发布会。

中科离子展品

合肥成为全国品类最丰富的医学影像设备生产基地

近年来,合肥市加速构建全链条、高能级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医疗器械产业近三年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获评省级高端医疗器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目前全市医疗器械上市企业已达7家,集聚医疗器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千家。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较2022年增长55%,其中第三类医疗器械中的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和高值耗材占比近六成。目前,合肥已成为全国品类最丰富的医学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牙科CT和角膜塑形镜生产基地,全国领先的质子治疗设备研发与生产基地以及全国主要的医用可降解高值耗材生产基地。

为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合肥市组建安徽省医疗器械创新联盟,建设市级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区,推动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登门入室”挖掘创新源头活水,转化落地科技成果272项,孵化培育生物医药企业74家。启灏医疗、博雅迈特各2款产品入围国家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名单。5个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覆盖肿瘤放射治疗设备、可降解高值耗材、介入式心血管辅助系统等医疗器械前沿领域。

合肥医疗器械企业涌现出一批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创新成果。其中,中加健康MOBINEURO Alita 1.5T术中磁共振系统实现脑部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国产替代;中科离子研制出全球最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合肥“质子刀”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锐世医疗全数字PET-CT单床位全身成像速度全球第一;树突光学术中体细胞级显影仪器为全球唯一;德铭电子微创治疗设备、中科知奇非接触式心电图监测技术、惠邦生物尿结合珠蛋白检测产品、必欧瀚胃泌素17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试剂盒均属全球首创。

通灵仿生产品

合肥医疗器械相关新型研发机构达11家

为了支持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合肥市成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中科(安徽)G60智慧健康创新研究院、上交合肥肿瘤早筛创新技术研究院等11家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瞄准科技前沿和人民健康需求,推动科研仪器、实验设施等开放共享,打通科研创新成果到产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拥有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21家,成立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研究医院正式开诊,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即将竣工,打造国内首个“医教研产”融合创新基地。

要素保障方面,合肥市出台市级专项产业政策,加大对医疗器械企业发展、产品研发的奖补力度。合肥构建“政医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机制,成立省内首家生命健康产业公司,组建50亿元生物医药专项基金,形成超300亿元投资矩阵,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保障。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发展场景创新的城市之一,合肥市建成全国首个场景应用医院,定期发布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培育品种目录,打造若干药械场景应用基地,推动优质药械快速进院推广。

未来,合肥市将持续通过“政医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机制,营造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促进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转化,打造以高端医疗器械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编辑 王翠

来源:大皖新闻,若涉及侵权,请立刻联系删除

观众预登记 展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