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龙美娟) 10月17日,太仓市娄江新城医院(瑞金医院太仓分院)正式启用。这座总建筑面积达27万平方米、规划1000张床位的“医疗巨舰”,不仅成为太仓医疗领域的全新地标,更让上海瑞金医院的百年优质医疗资源跨越地域阻隔,真正扎根太仓百姓“家门口”。
步入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艺术化的医疗空间令人眼前一亮。穹顶悬挂的“琴键”装置与潺潺流入白瓷台的流水相映成趣。这场“鸣琴而治”的空间设计,恰似医院开出的首张“心灵处方”,以音乐与流水的治愈力,让患者在雅致氛围中舒缓身心。
在硬件配置上,医院的现代化与智能化特质尤为突出。全院配备26间手术室,其中包含7间数字化手术室与1间复合手术室。这些高端设施不仅能实现院内手术场景实时转播,更可与上海瑞金总院、嘉定院区无缝联网,完成手术信息的实时共享与远程交流。即便上海专家无法亲临,也能通过网络全程观摩手术并提供专业指导,为复杂手术的诊疗质量筑牢防线。
中医科与伤科的古典雅致装修风格独具特色,墙面陈列的多种珍稀中药材,氤氲着浓厚的中医文化气息。医院北侧的广慈楼更是承载着历史记忆,其复刻了上海广慈医院(瑞金医院前身)的产科楼形制,让百年医疗文脉在太仓延续,实现了历史传承、资源延伸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
作为按三甲综合医院标准建设的医疗机构,该院全面纳入上海瑞金医院一体化管理体系,践行“垂直化管理、一体化运行、同质化医疗”的核心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表示,医院将全力推进三个“同城化”:一是“管理同城化”,依托远程会诊、数据互通等技术实现高效协同;二是“治疗同城化”,确保诊疗方案、用药标准与上海完全同步;三是“人才同城化”,分院医护人员将在上海瑞金医院进行2—3年的进修,全面掌握其诊疗规范与服务理念。
“尤为关键的是人的深度融入。”宁光补充道,来自上海的165名医护人员并非“短期支援”,不少人已在太仓购房定居,成为扎根当地的“太仓人”。这意味着沪太医疗协作并非简单的资源平移,而是带着责任、热忱,在这片热土上结出丰硕成果。
对于市民而言,分院的启用意味着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与上海一样的优质医疗服务。就诊过程中,分院的检查资料可实时传回瑞金总院,而患者在总院的检查报告,分院医生也能第一时间获取,同质化服务贯穿就医全流程。
“盼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家门口就能看上海专家,真是造福百姓的大好事。”消化科患者王智伟难掩激动,“上海专家把病情分析得特别透彻,这样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太贴心了。”在太仓养老的上海市民唐蒂华也感慨万千:“以前住瑞金医院旁边,如今搬到太仓,优质医疗资源依然紧跟身边。”
展望未来,瑞金医院太仓分院将深度融入地方发展,持续引入前沿医疗技术,助力太仓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擦亮“幸福之城”名片。同时,该院将与瑞金医院黄浦院区、嘉定院区、无锡分院携手,扛起长三角核心区“一小时医疗服务圈”的重任,以太仓为支点辐射江苏,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科研创新与健康管理能力,让长三角医疗一体化的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事实上,沪太两地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协作早已深耕多年。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分别联合上海交大分级诊疗与健康研究所,设立长三角高级会诊服务中心,通过“线上引资源、线下强共建”的模式,吸引超30名三甲医院专家定期坐诊,提供全流程一体化服务。沙溪、浏河人民医院也分别与上海十院、九院建立跨区域医联体,通过专科共建、名医工作室、临床带教等多元形式深化合作。
此外,太仓通过“送出去进修、请进来指导”的双向交流模式提升本地医疗团队实力,不仅与上海高水平临床专家团队签订合作协议,还聘任瑞金医院教授毛恩强为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特聘专家,助力当地急诊危重症中心、创伤救治中心建设。
从一座分院的启用,到一种协作模式的探索,再到区域医疗共同体的生动实践,瑞金医院太仓分院的意义早已超越医疗机构本身。它既是沪太“双城记”在医疗领域的精彩演绎,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在民生领域的生动注脚,为区域协同发展写下了温暖的民生答卷。
来源:新华日报,若涉及侵权,请立刻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