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025上海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 上海展 北京展 深圳展
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2026医疗机器人展览会 破解老龄与医疗资源困局,江苏医疗机器人产业加速布局

时间:2025-8-13 15:51: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

新华日报财经讯 8月12日,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落幕。大会期间,江苏在医疗机器人产业化布局上取得关键突破。北京大艾机器人与常州科教城、文强电子签署合作,包括金额达数千万元的产品及系统采购合作协议。同期,长木谷手术机器人正式发布,面向三甲医院开展合作,有意推进市、县级的基层医院应用。江苏通过政企协同创新,构建从高端手术到普惠康复的智能医疗生态。

8月11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期间,北京大艾机器人联合常州科教城、文强电子共同启动“多模态康复数据智能平台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获得常州科教城提供的研发场地、资金配套及产学研对接支持,首期设备采购金额达数千万元。

在技术层面,上述平台融合大艾最新外骨骼机器人(如AIWalker-艾GO)与多模态评估系统,通过“评估-训练-反馈”全流程数据闭环,破解传统康复依赖医师经验难题。临床数据显示,该系统可提升患者运动功能恢复速度大幅提高。

外骨骼机器人签约常州科教城

在市场层面,多方合作推进了普惠化战略落地。“我们正研发远程康复算法与沉浸式训练技术。”大艾创始人帅梅表示,“目标是让精准康复服务进入家庭场景,最终实现让每位患者用得起科技的力量。”

据悉,该合作项目瞄准中国2200亿元康复医疗市场,重点服务1.2亿脑卒中、失能及运动损伤患者。常州科教城相关负责人透露,将以此项目为支点,构建“研发-验证-转化-应用”产业闭环,推动常州成为智慧康养创新高地。

8月9日,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骨科手术机器人企业长木谷全球首发ROPA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其手术控制精度突破亚毫米级别,植入角度误差≤0.1毫米。

骨科手术机器人正式发布

从医疗效率看,该设备通过人工智能将髋膝关节置换手术规划周期从数周压缩至5-10分钟,手术操作时间从传统2-3小时缩短至约30分钟,大幅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

长木谷董事长张逸凌博士在大会现场表示,这一创新产品解决了当下的难题,即中国1.4亿骨关节患者与仅1.55万名骨科医生的悬殊比例,该系统将顶级专家经验转化为数智化方案,使基层医生可精准复制专家级手术效果。

这一产品目前已与江苏多家三甲医院进行商洽,未来计划向江苏市、县级医院渗透。张逸凌透露:“未来三年内,手术机器人有望成为市县医院手术室标配,甚至可搭载至移动手术车开展服务。”

老龄化高需求与康复师上岗不足,催生了外骨骼等设备刚性需求。截至2023年末,江苏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首次达到208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4.5%,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但根据国家卫健委2024年统计,我国康复治疗师缺口仍高达12万人。

医疗机器人的潜在需求吸引江苏投资资金加速进场。数据显示,2024年初至当年11月下旬,在医疗器械领域江苏省以76起投融资事件位居榜首。苏州7家医疗机器人公司今年6月融资表现全国领先,基于完整产业链加速吸引资本聚集。

业内分析认为,医疗机器人产业正在江苏形成“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商业转化”的完整链条。如以傅利叶智能为代表的具身智能企业引入康复机器人,GR-2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引导患者训练,临床提升认知评分27%。

未来,随着手术机器人下沉县域、康复机器人进入家庭,江苏正构建覆盖“医院-社区-家庭”的三级智能医疗网络。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玥颐

来源:新华报业网,若涉及侵权,请立刻联系删除

观众预登记 展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