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胸外科池浩教授团队,借助浦东企业复拓知达研发的jedivision肺结节标记物放置定位设备及配套标记物,成功完成3例肺结节ai-ar导航下术中定位手术。这款设备于今年7月获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及上海市生产许可后,仅一个月就已在全国多家医院投入临床,展现出快速的市场渗透力。
ai-ar导航:让手术
精准如“开导航”
“池主任,准不准啊?”手术结束后,目睹新技术的邻室医生发出疑问。“准!”池浩的肯定,道出了对jedivision的高度认可。
作为复拓知达3a(ai-ar-at)手术解决方案的核心产品,jedivision融合人工智能、增强现实与新质器械技术,是ai赋能精准医疗的典型落地成果。它与已获批的医学影像处理软件、一次性定位标记物配合,构建起完整的手术导航体系。
“ai-ar导航准不准?和三维重建技术有何区别?”这是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复拓知达创始人孙非解释:三维重建是将二维ct数据转为三维影像,如同“看地图”,但复杂情况下仍可能“走错路”;而jedivision通过自研算法和ai模型,能将术前ct结节位置转化为麻醉后的实际位置,再通过ar设备叠加到患者身体上,同时实时追踪手术器械,相当于让医生术中“开导航”,大幅提升手术精准度与安全性。
池浩在手术中亲身体验了这一优势:“戴上ar眼镜,患者解剖结构仿佛‘透明’,目标结节清晰可见,定位手术在麻醉状态下就能干净利落地完成,一站式方案非常便捷。”
“浦东智造”:高端医疗
器械含金量持续提升
高端医疗器械是守护健康的“国之重器”。我国在该领域已从跟跑、并跑迈向部分领跑,浦东正是这一进程的重要推手。作为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浦东2020年以来已获批29个三类创新器械,仅2025年就有4个上市,数量与质量齐升。
这些创新成果覆盖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多个重点领域,含金量显著提升。例如,上海微创今年上市的fireliums冠脉药物球囊,是全球唯一用于治疗分叉病变的同类产品,延续了其“介入无植入”方案的优势;微创机器人在第31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上发布的图迈远程手术系统,更是突破了网络兼容性、大规模部署两大世界难题,支持专线、5g、卫星等多种通信方式,搭配oneclick技术可一键连接全球六大洲的远程手术网络,推动“无国界手术室”成为现实。
多学科交叉是浦东医疗器械创新的关键。比如,jedivision融合ai、ar与新质器械技术,图迈整合通信、机器人与外科技术,均体现了跨领域协同的力量。
如今,“浦东智造”正加速走向全球:jedivision已在上海、四川、江苏等多省市完成数十台手术;心脉医疗的minos腹主动脉支架近日在利比亚完成首例商业植入。随着核心技术与转化难题不断攻克,越来越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浦东创新产品,正以“中国智造”的身份服务全球患者。
来源: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若涉及侵权,请立刻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