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7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下文简称 " 国常会 ")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促进消费发挥主拉动作用。会议指出,需求不足是当前突出矛盾,要着力以消费和投资拉需求、促进社会投资、以投资带消费。其中,明确提到对医院在 " 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 " 的支持。
随后,9 月 13 日的国常会确定通过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以达到扩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的目标。
作为对国常会决定的回应,近日卫健委也发布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
根据动脉网的了解,卫健委规划司及其他相关部门正在协商政策具体细则,预计将全面覆盖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 2000 万元。贷款使用方向将包括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和科研转化等各类医疗设备购置。据悉,浙江、江苏和安徽三省已完成上报,累积设备采购需求总额已达约 180 亿元。
以此类推,全国医疗设备采购或将涌现出数千亿级需求,对于医疗设备行业,尤其是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将是重大利好!
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涌现千亿级需求
从国常会制定的财政贴息具体计划来看,计划合计涉及 1.7 万亿贷款总额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及中国银行等 18 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共同参与;中央财政贴息 2.5%,期限 2 年;贷款利息不多于 3.2% ,补贴后利息小于等于 0.7%。
通过对政策解读,不难发现借由 " 政策贴息及专项再贷款 " 的措施,国常会支持制造企业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的意图十分明显。从涉及的关键领域来看,高校、职业院校、医院、中小微企业等九大领域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均在计划中。
值得一提的是,计划的整体工作将在今年年底前结束。考虑到距离年底仅有 3 个月时间,从实际操作的层面而言,这或许意味着既有供应链上成熟可靠的供应商将相对获益更多。
专家很快做出了解读,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就表示:上述举措一方面有利于我国装备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能够加快设备设施的迭代,充分利用设备制造业的产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也在客观上降低了企业扩产,优化产能的投资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总体而言,政策对于制造业扩大有效投资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医疗行业而言可能更关注卫健委通知的发布,这将令国内医疗机构设备更新改造走在前列。
据悉,目前卫健委规划司正组织进行政策研究,并拟于近期发布配套政策,从而进一步明确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在医院端落地实施的政策。
" 现在的政策倾向是对所有医疗机构开放。贷款资金使用方向是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和科研转化等医疗设备购置。卫健委原则上对项目申报不予干预,即报即批,由医院与指定银行自行协商贷款方案。" 有接近此次政策的研究人士向动脉网介绍了相关情况。
另据了解,卫健委规划司及其他相关部门正在协商医疗系统实施政策细节,明确此次财政贴息贷款原则上对所有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放开,但要求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 2000 万元。
据动脉网了解,目前国内多地卫健委均已开始执行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需求的调查工作,对各级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民营医院开展摸底调研,从而了解购置医疗设备的需求,汇总填报需求情况表。
部分省份还特别提出,在开展公立医院需求调查工作中,要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重点,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将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医疗设备更新换代,以达到二级甲等医院设备配置标准,原则上可按一个县级医院 1 亿元的规模考虑。这对于医疗设备长期处于落后的县级公立医院将是一个重大利好。
" 预计国庆前各省将完成贷款项目清单的制定,并在年底前签订贷款协议并支付设备购置首批贷款。" 根据上述消息人士的透露,浙江、江苏、安徽三省目前已上报约 180 亿元的设备采购需求。以此推算,仅围绕医疗设备更新改造一项,全国将涌现出数千亿级需求。
政策助推医疗新基建
实际上,这不是近年来国内首次推动医疗新基建建设。
自 2020 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受控后,全国各地开始逐渐重视医疗补短板和新基建。国家发改委和卫健委先后发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和《关于完善发热门诊和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健全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改造升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推进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等建设任务。
2021 年 7 月 1 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疾控局共同编制发布《" 十四五 " 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充分落实《" 十四五 " 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实施方案规划了 4 大类共 15 小类的工程建设,并给出了较为具体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根据建设方案初步测算," 十四五 " 期间,医疗卫生服务建设仅中央预算投入就将超过 1300 亿元,空间广阔。
除了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 十四五 " 期间国家还将重点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提升。2021 年 11 月 3 日,国家卫健委印发《" 千县工程 " 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方案(2021-2025 年)》,明确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方案提出到 2025 年,全国将有至少 1000 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发挥县域医疗中心作用,为实现 " 一般病在市县解决 " 的目标打下基础。
有了宏观政策的支持,国家及各地财政也给予了医疗新基建以充分支持。
根据公开的统计数据,中央在 2021 年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为 653.9 亿元,连续多年逐年提升的趋势非常明显。2022 年以来,中央已提前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达到 588.5 亿元。按照之前两年提前下达占全年下达比例推算,2022 年全年,中央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预计将达 707 亿元,同比增长 8.08%,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地方投入也热情高涨。2020 年以来,各地方政府陆续发行医疗卫生专项债券投入医疗新基建。公开数据显示,2022 年以来,广东、河南、河北和山东等省陆续发布高额专项债支持相关医疗卫生项目建设。
此次国常会及卫健委提出的财政贴息贷款计划,则将进一步为国内医疗新基建持续提供充足的动力。
动脉网认为,这股医疗新基建的浪潮将给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带来显著的业绩增量。包括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自动化药房龙头健麾信息、净化工程绝对龙头华康医疗、超声内镜国内龙头开立医疗等等均将受益于政策浪潮。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对国产装备予以了较大的扶持力度。医疗器械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装备包含其中。通过采购限制和提高审批要求,政策引导市场转向同等水平国产医疗器械的倾向十分明显,从而扶持国产产品进入并充分参与市场竞争。
举例而言,医疗装备领域的首个国家层面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 " 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在 2021 年底下发,其中提出了 " 到 2025 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形成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撑能力。"
而在公立医院采购上,各地陆续出台相应的政策,要求医疗机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国产产品。
医疗领域的 " 十四五 " 规划明确要加快解决一批药品、医疗设备、疫苗、医学数据等领域 " 卡脖子 " 问题,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医学科研平台设施和装备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因为此,规划也明确要鼓励骨干企业创新资本、技术、品牌等合作模式,整合国内外、多领域优质资源,布局全球发展,强化对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引领整合和组织协同,打造具有生态主导力、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领航企业。
在方正证券的一份研报中也同样看好国产医疗器械的快速发展,并认为医疗新基建将带动器械设备需求高景气,同时卡脖子技术进口替代,助力国产高端医疗设备上量。
国产医疗器械巨头受益明显,
全球版图才是星辰大海
相对全球医疗器械巨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仍有很大的追赶空间。不过,成立于 1991 年的迈瑞医疗近年来成长速度较快,已连续数年入选行业权威媒体评选的全球医疗器械百强。数据显示,迈瑞医疗 2021 年营收达到 253 亿元,在全球医疗器械企业中排名 34 位。
主营业务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的迈瑞医疗目前已经有 21 年的国际化征程。2022 年上半年其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 60.8 亿元,在当期 153.6 亿元的收入中占比近四成之多。
不仅如此,迈瑞已在北美、欧洲、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约 40 个国家设立 53 家境外子公司,并建立起基于全球资源配置的研发创新平台,设有深圳、武汉、南京、北京、西安、成都、美国硅谷、美国新泽西、美国西雅图和欧洲十大研发中心。
目前,迈瑞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市场,迈瑞产品覆盖中国近 11 万家医疗机构和 99% 以上的三甲医院。在国际市场,迈瑞医疗己成为美国、英国、西班牙、德国、法国等国家领先医疗机构的长期合作伙伴。
对研发的投入是迈瑞能够得到高端客户认可的关键。根据公开资料,迈瑞目前共有 3599 名研发工程师。同时,迈瑞在研发上始终保持营收占比 10% 的投入,2021 年全年研发投入达 27.26 亿元,同比增长 30.08%,占同期总营业收入的 10.8%。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迈瑞共计申请专利 7955 件,其中发明专利 5708 件;此外,共计授权专利 3797 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1801 件。
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迈瑞已在行业内树立了牢固的影响力。目前,迈瑞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的大部分子产品如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麻醉机、输注泵、灯床塔等市场份额均成为国内第一;血球业务市场份额已站稳国内第一;超声业务市场份额已站稳国内第二。对于新建医院及县级医院的更新升级而言,这些设备均必不可少。
事实上,在此之前,迈瑞已经从医疗新基建中获益匪浅——从 2022 年半年报来看,迈瑞的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业务、医学影像三大领域均获益于医疗新基建工程推进。公司也在与公众的最新交流会议中明确表示,2022-2024 年将是大量新医院竣工的密集期,一直到 2025 年,医疗基建的数量才会回落。因此,2024 年之前医疗新基建仍然会给迈瑞带来不俗的增量。
如前所述,此次政策需要在今年年底完成。作为在品牌、性能及服务等各方面都可与国际巨头一战,且已占据市场主流的国产医疗器械龙头厂商,毫无疑问将在其中拿到相当不俗的份额。
写在最后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在很多领域都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逐步壮大,再到全球龙头的道路。通过发挥既有性价比优势,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并利用我国庞大的市场快速迭代,吸收行业先进企业的经验,最终实现反超。这一道路在家电、IT、通信等行业不断复制,并诞生了一大波在全球占据龙头地位的行业巨头。
可以预见的是,在国内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主旋律下,迈瑞等国内医疗器械头部企业将会充分受益,这毫无异议。
更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借助这一东风,以迈瑞为代表的国产医疗器械能否一飞冲天,最终在全球版图上证明 " 中国制造 " 应有的地位?就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