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医疗健康服务供给”是今年深圳市两会确定的十项年度民生实事之一。今年以来,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全力推动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和社康中心建设,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记者7月30日从深圳市卫生健康委获悉,上半年全市新增床位2000张,完成年度任务63%;全市新增社康机构10家;超额完成培育高层次中医药特色人才任务。
医院多了,市民看病就医更方便
深圳市民小舒(化名)在孕晚期产检时发现胎儿腹腔有肿块,但暂时无法判定是良性还是恶性。经过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多学科会诊和与医生的充分沟通,小舒夫妻俩决定留下这个孩子,待孩子出生后再做检查及治疗。在孩子出生第13天,该院儿外科团队对新生儿实施了微创肝脏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为肝母细胞瘤。
这是目前已知完成的全国最小的新生儿微创肝脏肿瘤切除术。目前,宝宝已八个月大,复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和小舒一样,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家门口的医院多了,看病就医也更方便了。
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医院基础设施的高品质。市卫生健康委已牵头成立了深圳市医疗卫生项目规划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吸纳了医院管理与运维、医疗卫生建筑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工程管理、智慧医院等领域共77名专家作为专家委员。此外,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全面优化重大项目审批流程,前期工作时间从2年压缩到1年,将项目自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到建成时间控制在5年左右。
今年上半年,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校本部)项目、市眼科医院二期扩建项目等开工建设,市大鹏医院、前海泰康国际医院等一批项目封顶,市中医院光明院区一期项目竣工,全市新增床位2000张。
健康有人管了,市民“近”医疗服务
“家门口的社康就像个‘小医院’,‘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以后有了小病小痛不用再去医院排长队,在这就能看病取药,也能做B超、CT等一系列检查,这里还为老年人提供文娱康乐服务呢。”日前,坪洲新村居民王阿姨为家门口的社康开业点赞,她的健康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管了。
7月1日,宝安区人民医院6家社康集中揭牌,坪洲社康中心是其中的一家,这些社康将发挥医院在全区首创慢性病管理健康服务“居民、社区、社康、医院”四方联动服务新模式的作用,以慢性病管理为突破口,强化基层医防融合工作。
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稳步推动社康服务扩容提质,加大用房保障、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投入,推动社区医院、社康中心、社康站多层次发展,完善“15分钟健康服务圈”。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社康机构10家,总数达891家。新增全科医生457人,总数达9421人,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达5.3人。
为了让市民“近”医疗服务,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以社区为单元划定“医疗服务网格”,构建“1+1+N”健康管理团队新模式,力争实现“一个医疗服务网格、一个门诊查询码、一个健康服务团队”医疗服务全覆盖,为社区内65周岁以上老年人、0-3岁儿童、慢性基础疾病患者、透析及化疗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市民获得更优社区健康服务。
温通刮痧、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深圳市民在家门口的社康中心就能享受到。作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深圳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市卫生健康委实施中医特色人才培育鹏城岐黄工程,今年以来已培育高层次中医药特色人才197人,超额完成年度150人的目标任务。
就医更便捷,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扩容”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事关每一个来深人员的切身利益。深圳市连续两年将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列入年度“十大民生实事”。
来自江西的盛爷爷随儿女在深养老,年纪大了身体毛病就多,免不了经常去医院、社康中心看病。深圳出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后,他在家门口的社康中心就能刷医保,“政府真正在为我们着想,暖心!”
据深圳市医保局介绍,深圳先后实现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费用全国联网直接结算,生育医疗费用省内联网直接结算。今年,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扩容”,全市800余家社康中心全部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真正实现了本地参保人“在哪就医结算”、异地参保人就能“在哪就医结算”。部分定点药店也实现跨省异地参保人购药医保个人账户直接结算。
此外,市医保局为市民提供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深圳惠民保”,参保人高额医疗费用年赔付额超300万元。(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深卫信)
(责编:李语、陈育柱) 来源:深圳特区报